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慧茵广州报道
越南出口萎缩仍在持续,使这个强烈依赖贸易的经济体面临危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越南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出口同比下降3.5%,进口同比下降9.9%。越南出口连续第五个月下滑,创14年来最长连跌走势。前7个月,越南进出口双降,进出口总额为3742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10.6%。
此前,越南出口受影响最大的领域为制造业产品,包括智能手机、计算机、纺织品和鞋类等。越南出口情况继续转差,很大程度是外部需求减弱的冲击仍未消退。今年7月,亚洲开发银行更新《亚洲发展展望》(ADO)报告显示,越南上半年制造业产出增长仅为0.4%,这是10多年来最低的半年数字,因此GDP增长从2022年上半年的同比6.5%放缓至如今的3.7%。
其中,越南出口受美国市场的影响最大。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美国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同比下降24.1%,萎缩程度远超越南对欧盟贸易。
曾靠大力发展制造业,主打“出口立国”的越南,如今也陷入了困境。就目前来看,越南贸易模式抵御风险的能力并不足够。眼看进出口业务暗藏危机,越南政府出台了包括降低基准利率、刺激国内消费等众多措施刺激经济。此前,越南国会经济委员会主任武洪青表示,在第一季度GDP增长疲软之后,越南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将是“具有挑战性的”。
越南高度依赖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如今出现了哪些问题?深陷出口持续萎缩的状态下,越南的经济又将何去何从?
出口累跌的根源何在
尽管越南政府已出台多项政策纾困,但出口连月累跌的状况仍未改变。
亚洲开发银行更新《亚洲发展展望》(ADO)报告指出,由于贸易增长疲软,许多企业尤其是出口驱动型制造业倒闭,越南制造业PMI自今年3月以来一直徘徊在50以下。而这也代表着越南景气处于收缩期。
事实上,越南出口放缓从去年末就有迹象。去年上半年越南迎来强劲订单潮,但到了下半年逐渐萎靡,许多企业订单量缩减,第二产业增速放缓至4.22%。越南出口情况急转直下,与去年下半年起外部需求减弱紧密相关,特别是受到美国需求疲软的拖累。
越南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越南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约达443亿美元,同比下降24.1%,远高于越南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1.9%的降幅。更让人担忧的是,美国作为越南产品最大的买家,占越南出口总额不断攀升,目前已超过30%。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越南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已显露出负面影响。“越南的经济规模本身不大,但在过去几年里,美国需求的快速增长给它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然而,这也导致了越南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中国银行香港金融研究院经济研究员谢金铭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国对美国需求的依赖程度只有14%左右,而越南则高达30%,由于美联储加息的影响,美国消费需求在近一年内大幅减少,越南出口和经济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畅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实越南供应链的最大问题是“两头在外”,出口国或进口国任何一方出问题都会加剧越南供应链的脆性,导致增长缓慢。
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越南出口贸易对美国以及欧洲市场的强依赖让它显得十分被动。除此之外,今年越南供应链的稳定性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今年夏天,在创纪录极端高温的考验下,越南面临严重缺电的困境。据当地报道,从6月开始,越南部分工业园区出现突然断电的现象,工厂生产一度中断。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大国外交室主任周士新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越南本身目前尚无法承载欧美的产品需求,而且今年气候变化,雨量减少,导致越南电力减少,对生产制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有受访专家则认为,越南电荒背后还凸显出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谢金铭向记者表示,越南的电力短缺并不仅仅是表面上所看到的由于高温干旱导致的空调等降温设备的用电量激增,而是由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之间的矛盾。“由于今年全球贸易需求下滑,越南的出口也难以维持增长,制造业的运行负荷可能低于去年水平,所以今年电力系统只是这一矛盾的一个表象。”谢金铭表示,制造业和科技行业的扩张和发展需要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和其他配套基础设施支持,但越南包括电力市场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未来可能导致供应链不稳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
如此看来,越南出口贸易还面临着众多供应链内部因素的挑战,而这并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够解决的。此外,周士新还认为,越南出口连月下滑,还源于今年越南国内体制改革导致行政能力短期下降,以及疫情对越南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还需要时间调整和恢复等因素。
越南会被“抢饭碗”吗?
过去几年,越南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还源于该国吸收外资的能力。然而,就在越南出口贸易遭遇危机时,越南所吸引的外资也有下降的迹象。
越南统计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越南吸引外资总额达134.3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3%。
外资的减退跟越南本身的贸易模式有很大的关系。谈到越南的贸易模式,谢金铭向记者分析称,越南贸易模式的特点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以出口为导向,以低端制造业为基础,与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形成了紧密的产业链协作关系。越南的贸易增长模式是通过与前述这些国家在生产和贸易环节分工协作,最终实现对美国大规模出口和贸易顺差。
就目前来看,越南仍处在供应链环节中的低端部分,还不能提供完善的供应链配套体系。所以,在谢金铭看来,越南的贸易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对外部市场需求的过度依赖,对低端制造业的过度依赖,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口的过度依赖,以及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的滞后等。
以越南对其美国的出口为例,截至2022年的数据,越南总出口产品中约63%木材及制品、46%的纺织服装、42%的机械设备等出口至美国。从产品来看,越南制造业产品出口到美国基本不涉及高端产品。或许正因如此,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增速逐年下滑。从2020年至2022年,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增速同比分别为24.5%、24%、13.6%。
在这种模式下,越南的制造业开始面临新的危机——发达国家的进口选择逐渐流向成本更低的国家。据中信建设数据,去年以来,美国进口加速向墨西哥转移,墨西哥也得到大量国外直接投资。相比起墨西哥,有受访专家认为越南的订单更容易流失到周边的东南亚国家。
刘畅向记者表示,“印尼柬埔寨都在快速工业化,和越南几乎在同一条赛道上,只是跑起来有快慢。更别说印度和孟加拉国这样的选项。对于国际资本来说,这些国家都是备选。”
谢金铭认为,相比起柬埔寨等国家,目前越南在劳动力成本之外还保持着一定的制造业优势,短时间内不会被取代,但仍要但也需要警惕背后的风险。她表示,“首先,越南劳动力成本虽然低于中国等国家,但也在逐年上升,目前越南纺织工人的平均月工资约为300美元,已大大高于孟加拉国的95美元、柬埔寨的190美元以及印度的145美元。同时,越南的用电成本、用水成本、土地成本等都高于中国等国家。越南不能仅仅依靠低成本来吸引外资和订单,而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次是,越南目前主要依靠加工贸易来推动出口增长,但这种模式存在较大风险。一方面,加工贸易对原材料、中间品、技术等进口依赖度高,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越南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自主品牌和创新能力。”
谈到后续的发展,受访专家都提到越南应该与中国保持供应链合作。周士新向记者表示,当前,越南已经与中国的产业链形成了较深的互补关系。越南部分产业已经成为中国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趋势上看,越南与中国产业链的互补短期内也有助于越南产业的更新换代。
谢金铭表示,中国向越南的产业转移更多是产业链互补,而且越南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高度互利互惠,互补性相当强。她举例称,纺织服装和机械产品是中越双边贸易当中最重要的两大品类,也是中国和越南均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在国际分工当中既有竞争又有协同。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合作,将显著带动全产业链上下游产品的双向贸易整体扩张,以及中国企业在越南及东南亚其他国家的投资加码。机械行业通过深化合作,加强产业链协同,也将继续扩大双边的贸易和投资增长。
制造业转型未如理想
出口贸易额连月下滑,使越南经济增长面临危机。
亚洲开发银行更新《亚洲发展展望》(ADO)报告将越南今年的增长预测从6.5%下调至5.8%,2024年从6.8%下调至6.2%。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指出,外需不振是一方面,但越南经济乏力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越南制造业转型升级低于预期,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和飞跃,导致越南工业部门发展势头也未能进一步提升。
为了刺激经济,越南政府已经出台了很多刺激手段。7月4日,越南政府要求央行货币政策“更灵活、更宽松”,今年以来,越南央行已经连续4次降低基准利率。
近来,越南经济有恢复的迹象。越南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建筑业强劲复苏和出口跌幅收窄的带动下,越南二季度GDP同比增长4.1%,高于一季度的3.3%,这一成绩也略微好于市场预期。
但谢金铭认为,后续越南经济增长仍面临危机。“全球出口需求低迷仍是以越南这一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面临的主要阻力。越南主要出口伙伴欧美的利率可能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进一步拖累2023年下半年和2024年的全球增长前景。如果出口继续疲弱,将抑制就业和家庭收入从而抑制越南国内需求。”她表示,总体而言,2023年越南GDP增长达到政府6.5%的目标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市场预期在5%左右。
谢金铭表示,接下来越南经济会迎来两大利好因素:“首先,是越南政府决心缓解房地产部门的流动性紧张,包括降低关键政策利率和延长企业债券还款期限,已经开始显示成效;其次,旅游业复苏对就业和家庭收入的提振下,消费者支出已经开始显示出回升迹象。”
周士新则认为,越南经济走向仍取决于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越南体制机制改革的效率和近期刺激政策的效果等因素。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